“鼠标手”
医学专有名称为“腕管综合征”,它是继“颈椎病”之后最常见的现代文明病之一。“鼠标手”一词形象地再现了 IT 行业从业者及“网虫”群体的生存状态。
由于反复敲击键盘、移动鼠标,腕关节在长期密集反复的活动中不断磨损,使得腕管内的压力增高,压迫腕管内正中神经而发生病变。
日常生活中要如何注意呢?
● 首先,保持良好的操作姿态是避免相关损伤的最佳方法。键盘应放置在身体正前方位置,避免斜摆在一边。保持与肘持平的高度,可以预防腕管受到过度牵拉。就选择鼠标而言,最好选用弧度较大、接触面较宽、有助于受力分散的鼠标。
● 其次,手腕尽可能以平放姿势操作键盘,既不弯曲又不下垂;打字时要正对着键盘,否则容易引起手腕过度紧绷。肘部工作角度应大于 90度,以避免肘内正中神经受压。前臂和肘部应尽量贴近身体,并尽可能放松,以免使用鼠标时身体向前倾。
● 再次,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习惯。坐正之后,双眼应与屏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,确保显示屏的亮度适中。操作鼠标 30 分钟,即应该休息片刻。工作期间经常伸展和放松双手,可缓慢弯曲手腕,每小时反复做 10 秒钟;也可每小时持续做 10 秒钟的握拳活动。
版权说明
本文摘自:《谈骨论筋 远离伤痛(关节健康篇)》,赵勇著,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
原标题:《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“鼠标手”》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