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晗「1亿」天价片酬的背后,是流量明星的悲剧

鹿晗「1亿」天价片酬的背后,是流量明星的悲剧

还有一项是经济价值。不可否认,这一项才是明星个人最主要的价值,也是经纪公司最看重的价值。

明星通过出演影视剧、拍广告、代言产品来获得收入,商家付费通过明星来宣传自己的产品,而制片方支付片酬,通过明星的影响力来获得收视率和票房。

在这个闭环产业中,每一项投入产出都是极高的金额,而且三方的收益都是互相正向激励。明星的知名度越高,给制片方和广告商带来的收益也更高;广告商产品卖得更好,就更愿意支付更高的代言费给明星。也因此,和普通人打工拿工资相比,明星收入的绝对值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了。

二、流量明星为何成为“天价片酬”的靶心?

流量明星怎么产生的?

按照编剧汪海林的说法,那是:

以前都是煤老板投资娱乐影视行业,后来煤老板倒霉了,互联网公司崛起并投资娱乐影视行业,就把大数据那一套带过来了,开启了流量时代,流量明星横空出世,互联网公司的人还觉得自己很聪明,拼命干涉角色选人和剧本创作,把编剧搞得苦不堪言。

以前都是煤老板投资娱乐影视行业,后来煤老板倒霉了,互联网公司崛起并投资娱乐影视行业,就把大数据那一套带过来了,开启了流量时代,流量明星横空出世,互联网公司的人还觉得自己很聪明,拼命干涉角色选人和剧本创作,把编剧搞得苦不堪言。

而在大部分观众眼里,流量明星有几个明显的特点:年轻、长得好看、拥有庞大粉丝群、没演技、片酬高、烂片代言人……随便一个挤眉弄眼的动作,都能上热搜。

就是这样没演技没好作品的流量明星,在2017年的片酬排行榜上,却看到他们耀眼的片酬数字:

和成龙、周润发这样的国际巨星相比,没有任何代表作的流量明星,却拥有如此高的片酬,明显很不合理。这种不合理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

片酬和演技不成比例

简单来说,就是业务水平没值这个价。

为什么流量明星大多数演技不行?这就得说回,流量明星是怎么来的。

国内的演员养成,一般有两种途径:一种是电影戏剧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,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,从一开始就起点比较高,这种目前比较多;还有一种,是从群演、跑龙套开始,一步一步往上爬,比如王宝强。

流量明星的横空出世方式,完全不属于这其中的哪一种。

他们大部分是通过比赛出道,或者是偶像团体转行做演员。不管是哪一种,其本质就是: 没有经过系统表演训练,也没有表演实践的磨炼。

但是在造星公司的运作下,他们有非常庞大的粉丝群,而且还极其忠诚。而这也代表着流量明星的表现能力。

所以,即使演技差,但仍有不少导演就是愿意用高价片酬来用他们。比如,当时《解密》的导演就直言,请陈学冬演男一,就是看中他微博有1700万粉丝。

简单粗暴的逻辑是,有市场,就有人愿意高价买单。

片酬占比不合理

前面也提到,明星片酬高,是行业性质决定的。

但是流量明星的片酬,不合理之处,在于其在拍摄总经费中的占比,极其不合理。

举个例子。2017年美国电影《美女与野兽》,主演艾玛·沃特森是个1990年的演员,其基础片酬为250万美元加上票房分成,总共有1750万美元,相当于1.2亿人民币。

这个片酬,远比流量明星高多了,但为何并没有人觉得不合理?

看看这个片酬在这部电影的经费和票房的占比就明白:

再来看看,同样是2017年,鹿晗从《择天记》获得的片酬。

当年这部剧号称4亿投资,媒体对其经费使用分布做了分析如下:

可以看出,演员片酬的部分,正如制片人所说,刚好40%,属于正常范围。

再来看鹿晗的片酬。虽然,当时制片人否认了网上盛传的“1.2亿”的片酬,但经过分析发现, 确实没有1.2亿那么高,也就差不多1亿吧。

按照单人片酬占比来算,相当于占了25%的比例。和艾玛·沃特森的1.5%比较,天壤之别。

编剧汪海林拆解了“铸造流量明星高片酬”的产业链,其核心原因,便是这种“ 大IP+流量明星+播放平台”的模式,其背后是同一个老板。

老板找来写手,为流量明星量身定做写剧本,角色的人设和他本身很相似,也就是说,他不需要什么演技,做自己就好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最终的效果让观众觉得: 也没那么差。

可是,当他出演并非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,就悲剧了。这样的例子,比比皆是。

其实,近些年,许多流量明星也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了,想要转型;但转型也不容易。 一方面,对于放弃流量带来的丰厚收入,自己舍得,恐怕经纪公司也不同意;另一方面,磨炼演技是个需要花时间而又结果未知的事,他们是否有勇气去挑战?

流量明星的天价片酬,显然不合理。可是,当矛头都指向流量明星本人的时候,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个产业的规范性,以及如何去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。

——END——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更多创意

童装店起什么名字好
bet3365备用

童装店起什么名字好

📅 07-08 🔥 1884
荩猷的意思
bet3365备用

荩猷的意思

📅 07-12 🔥 1488
魔兽世界怀旧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