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覧故事
目次
1 故事1
2 故事2
3 故事3
4 故事4
5 故事5
6 絕境求生髮簪
7 神之眼
故事1[]
刻晴出身名門望族。關於岩王帝君對璃月人民產生的影響,她的認識比大多數人都要深刻。
宛如一個輪回,每隔幾年,請仙典儀過後璃月商界便會發生巨大動盪。帝君新公佈的決策,總令幾家歡喜幾家愁。
貧窮的人盼著藉此機會大賺一筆,富有的人祈禱風向變化不會影響自家產業。比起對經濟建設的考量,商人們更熱衷於信仰型投資。
在當下的璃月,這一選擇無可厚非。帝君神權強大,依靠他就能衣食無憂。
刻睛對此則始終抱有顧慮;假如某一天帝君不再履行這份職責,璃月又將何去何從?
眼下璃月港的繁榮,就像沙灘上的宏偉沙堡。決定大海是否漲潮的,卻不是人類自己。
然而,刻睛無法得到多數派的支持。在旁人看來,凡人的一生對璃月歷史而言不過須更,何必杞人憂天。
刻睛認為這一懶惰又懦弱的念頭否定了整個人類族群的存在價值。可是如果人類的存在沒有意義,他們憑什麼為神所愛?
帶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情,她勇敢地選擇了,質疑一質疑帝君的溺愛,質疑人民的懶情,質疑社會的運轉方式。
與人類命運相關的事,就應由人類去做。
而且,人類一定可以做得更好。
終於,她在請仙典儀上說出了著名的發言。
「帝君已經守護了璃月千年,但下一個千年,十個千年,一百個千年,也會是如此嗎? 」
聽見這句話,帝君留下了意味深長的笑聲。至於其含義究竟如何,恐怕只有帝君自己知道了。
故事2[]
或許有人跟得上刻睛的想法,但沒有人跟得上她的步伐。
或許是希望成為人民的表率,她時刻要求自己要拿出常人數倍的努力,同時,她也非常看不慣一切「懶惰」與「低效」。
人類的權能和壽命都不如神明,若還被情性與時躇鮮住腳步,取代神明當家做主的那一天便永遠不會到來。
也正因為這種想法,她的行事步調總是無法與周圍人同步。
完成工作之前,她是不會休息的。哪怕是一件需要半個月才能解決的事,她也會想盡辦法壓縮週期,趕在一兩天裡完成。
刻睛所說的完成不只局限於做完,而是完了成與此事有關的一切細節。在旁人眼中,她總是高效又完美。
然而,並非所有人都擁有刻晴般強大的主觀能動力。協助刻晴工作的人,沒有一個能堅持超過三個月。
刻晴收到過無數進諫,勸她不要那麼急躁,每次都被她冷酷駁回了。
不過,刻睛多少也意識到,人員頻繁調換本身便是一種低效的體現。她還是做出了一些讓步。
如今,要是看到刻睛的協助者籌備著三五年後的事,也請不要感到奇怪 -- 刻睛只是讓他們走在前面,她隨後就到。
故事3[]
「昨天的經歷都將成為明天的力量。」這是刻晴的人生信條之一。
僅是待在玉京臺,就只能看到一成不變的風景。想要擁有雷霆般的判斷力與執行力,便需要大量經驗。
只要是刻晴認為有價值的事,她一定會親手操辦。例如某一次為了擬定工人待遇改善計畫,她親赴現場,體驗了足足兩個月工人生活。
很難想像,這位位高權重的少女在層岩巨淵拉過貨車,幫南碼頭的工人挖過土,在小餐館裡送過餐。
工作之餘,她還隨手蒐集了證據,檢舉了一個壓榨工人的黑心惡霸。
惡霸被捕時,全然不知自己因何落網。他被千岩軍押送審問廳,在那裡看見了一名英氣勃發、身著華服的少女。
「我…我們是不是在哪裡見過?」
話一出口,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。 因為,一旁的千岩軍是這樣介紹那位少女的:「那位可是璃月七星的玉衡星,少攀關係!」
——是啊,怎麼可能呢?
故事4[]
岩王帝君的離去使璃月港陷入了一段相當艱難的時期。原本由帝君全權監管的事務,盡數分配到七星八門手中。
神治已成為舊時殘影,遺留的的老規矩自然不能全盤照搬。但要為歷史長達數千年的璃月重新制定規則,難度不可估量。
起初,刻晴興奮無比。她早已做好準備,期待著大展拳腳的一天。卻沒想到幾個月過去,她仍困於單一的工作中,為土地基建忙昏了頭。
不論如何奮鬥,堆積的事務仍如泥潭一般緊纏著她。即便有所建樹,也不過是從前的帝君亦能輕鬆做到的事。
「為什麼只能做到這種程度,為什麼…做不到更好?」
原因她當然明白…事實上,她早已認識到真相。
即使自己的「不敬」,甚至能夠受到神靈的認可…那也不意味著目前的自己,就有能力「取而代之」。
不過,她畢竟是堅定又頑強的刻晴。
自那日起,她閉門不出,埋頭於各色典籍,再次學習一切所需知識。她將自己放到最低,以全然接受的姿態面對所有未知。
於此期間,她沉斂心神,逐漸摒棄心中長久以來與岩王帝君的「對抗」意識。
帝君與刻晴,都只是為這千年璃月而奔走——愛著同一件事物的人,斷然沒有兩立的道理。 過去那場請仙典儀上,帝君神秘的笑臉,似乎有了解釋。刻晴想,那也許是一種認可與期待的笑容。
現今的她並未失去雷厲風行的風格,不過迷茫時,她也會停下腳步想一想:「若是帝君,這時會怎麼做呢?」
故事5[]
將絕大部分精力奉獻給璃月港的刻晴,閒暇時竟會採取一種旁人難以預料的休閒方式——消費。
休息日,她會換上樸素的衣裳,約上三兩好友,漫步在緋雲坡與吃虎岩,享受購物樂趣。
帝君離去後,越發繁忙的刻晴依然保留這一解壓方法。只不過,其中依稀產生了一點變化。
一次逛街途中,她偶然瞥見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小攤上擺著岩王帝君的二頭身土偶。
刻晴當機立斷,找藉口把好友們支到街對面絲綢鋪裡,自己來到攤前,將帝君的土偶拿在手裡仔細端詳。
她知道絕不能在這件事上浪費太多時間,便小心翼翼地觀察四周。確定不引人注目後,購買、付款、取貨一氣呵成。
將土偶收進包裡,刻晴才長舒一口氣,露出暖洋洋的微笑。正在此時,一個抱著絲綢的朋友拍了拍她。
事情最終暴露了。大家都很詫異,刻晴分明是最不敬神的人,為什麼會購買帝君的土偶呢?
「我、我買這個只是為了自省!沒什麼不行的吧!」
「自省」一說姑且解釋得通。但事實上,這類「自省」用的小東西,刻晴已經不知不覺地買了一整櫃。
絕境求生髮簪[]
貴族大小姐出身的刻晴目前保持著身份所需最低限度的奢華,以配上她璃月七星的地位。
而在繁榮市井之外,她常常會深入荒無人煙之地,博物強識,磨礪意志。
她曾親歷無數險境,但與冒險家和背包客不同的是,她的征徒上沒有大包小袋,只有髮簪與佩劍形影不離。
只要附著雷元素力,髮簪就能化為一柄銳利無比的小刀。割草砍柴自不用說,為獵物剝皮剔骨之類粗活也是小菜一碟。
若是遇上高低落差過大的地勢,只需將髮簪釘入地面,綁上藤條,就能輕鬆速降。
在野外露宿時,睡前將髮簪顛倒直立於地面,就是極為敏銳的警報裝置,只要身邊有異常的風吹草動,它就能馬上喚醒刻晴。
甚至當肚子餓了,刻晴只需向水中扔出髮簪,總會有幾條倒楣的魚被電暈過去——連烤魚的竹籤都不用準備了。
若是有沒見識的人調侃刻晴的髮簪稍顯陳舊,品相不佳,她不僅不生氣,還會表現得格外驕傲。
「它沾染風霜的模樣,才是最有魅力的。」
神之眼[]
在不敬重「神之眼」這件事上,刻晴恐怕也是獨一無二。
刻晴深知,她的一切成就分明是靠自身努力所得,落在旁人眼裡,反倒成了「神之眼」的功勞。
她不得不認為,這枚紫色晶體奪走了本屬於她的驕傲,是神給予她的挑釁與侮辱。
為了破壞「神之眼」,她嘗試了無數辦法:以大火焚燒三天三夜,用裝滿石頭的礦車碾過,或是直接從群玉閣丟出去。
可惜,上述這些均以失敗告終。
刻晴無計可施,但也不想它落於賊人之手,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這枚屬於她的「神之眼」。
歲月流轉,刻晴逐漸認可了「神之眼」。她意識到這件物品並未被神之意識寄宿,還在許多事上提供了實用幫助,因而決定活用這股力量。
「比力量來源更重要的,是力量的驅使者。」
無論曾經如何看待「神之眼」,如今這份力量已是刻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。
幸好當年沒有破壞掉,不然,她一定會後悔莫及——誰叫較她是實用主義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