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子分為單句及複句。單句分為主謂句及非主謂句。
主謂句
编辑
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调构成的句子。
根据谓语词性不同,主谓句可分为名词谓语句、动词谓语句、形容词谓语句、主谓谓语句四种类型。其中,主谓谓语句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。
如果根据主语的存廢來劃分,主谓句又可分为完全主谓句和不完全主谓句。
完全主謂句
编辑
「完全主謂句」就是指句子裡有主謂結構並且主謂部分都顯現出來,沒有被省略的句子。例如:
小強被金錢龜吃了
「被金錢龜吃了」的謂語部分就是對主語「小強」的陳述了。
不完全主謂句
编辑
「不完全主謂句」是指句子裡有主謂結構,但主語或謂語部分可能在特定的語境裡承前或蒙後省略了,沒全都顯現出來的句子。例如:
毛小慧問道:「誰被金錢龜吃了?」
余樂天淒然嘆喟:「小強!」
要注意的是,「不完全主謂句」裡,被省略的主語或謂語成分並非不存在,只是在特定語境裡,為簡鍊而省略了,我們是可以按文意酌情補回省略了的主、謂部分而不影響文意的。上例「小強。」便是「不完全主謂句」,我們能按文意補上「~被金錢龜吃了」使之變成「完全主謂句」而意義不變的,但因為承前文毛小慧的問話,不言自明,所以省去謂語部分更好。
非主謂句
编辑
「非主謂句」跟「不完全主謂句」外觀上相似,不過跟「不完全主謂句」不同,「非主謂句」之所以不呈現主謂結構,並非因為在特定語境承前蒙後而把主語或謂語略省了,而是因為「非主謂句」的確是沒有主謂結構的句子,這是「不完全主謂句」和「非主謂句」的根本分別。譬如,有時在特定場合裡,我們在沒有上文下理的情況下,帶語調地喊一句「小強。」(或「小強!」或「小強?」,或驚恐或歡欣,視乎喊「小強」的是余樂天還是毛小慧),也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。這不是主語或謂語的省略,而是根本無需補出主謂結構。我們雖然可以任意為「小強」補上語境或其他句子成分使之成為主謂句,但無論補上什麼,原句的語意都一定會被改變。也就是說,改了以後,也是另一句句子。我們根本無法在原句本義不變的情況下補出一個合適的主謂結構來。「不完全主謂句」和「非主謂句」的分別就在此顯明了。
複句與分句
编辑
複句由分句構成(「分句」也有稱為「單句形式」)。有異於短語之於句子,分句在句子裡並不互為句子成分,而且,各分句均已具備單句的形式(可以是單句的主謂句形式或非主謂句形式)。
當然,這獨立性只是相對短語而言。「單句形式」的獨立性還是遜於「單句」的。
我們試以「複句會使用關聯詞語,單句不使用關聯詞語」這句為例。這複句的兩個分句都具備了單句的形式,它們各自是一個完備的主謂句結構,且分句與分句之間也只是並列關係,並不存在主謂賓定狀補等句子成分關係。假使獨立出來,觀之亦與一句完整的單句無異。假使我們把上例兩個單句形式單獨運用來表述意思時,它們就是兩句單句,可以各自有完整的語調。
當然,作為複句,合讀時自有複句的句調,不可割裂。複句裡的分句,也不具備完整的意義,不可獨立應用,不足表述一個完整自足、不用補充的概念。
复句的基本类型有:1、并列复句,2、承接复句,3、递进复句,4、选择复句,5、转折复句,6、假设复句,7、因果复句,8、条件复句,9、解说复句,10、目的复句。
把字句与被字句
编辑
把字句
编辑
主条目:把字句
该句型是属于宾语前置的一种情况,在现代汉语中,一个完整的句子是比较严格的遵循“主+谓+宾”的顺序结构的。该种句型来自于古汉语,“把”字是将宾语提前的一个特征,成为“主+‘把’+宾+谓”的语序,亦可将“把”看作是谓语,而后的动词看作是谓语补足语。可以认为“把”的语义与英语中的“take ... to ...”相同。
等同于“把”字的动词还有“将”“拿”等,但语境更为书面化(特别是“拿”字句)。
例:
小明把鼠标拿到手中。
病毒把系统破坏了。
我手持钢鞭将你打了。
请将书翻到53页。
他将旗子举起。
夕阳将傍晚的天空照得通红。
午时三刻拿重犯开刀问斩。
我将拿你是问!(此处的“将”代表将来语态)
被字句
编辑
主条目:被字句
被字句在汉语当中用表示被动语态,此时的次序为“宾+‘被’主+谓”,亦可将被字句看作与把字句相似的句型,二者都是将谓语后置(如果将受动者看成是主语的话)。
但与把字句不同的是:被字句可以省略掉主语,亦可省略“被”字。
汉语中的被字句与英语中的“被动语态”一样。
“被”字也可以用“遭”“叫”“让”“给”字代替(多出现在方言或口语当中,相对少见)以及“为”“受”字代替(多用于书面语和古文)。
例:
我被打了。(省略主语)
我被他打了。
我遭他打了。
我给人打了。
他叫人给糊弄了。
一世英豪竟为奸人所害。
受制于人。
矿泉水遭他喝完了。
你让他骗了。
鱼将被小猫吃掉。
他被无耻的叛徒出卖。
囚犯被关押在一个秘密的地方。
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
编辑
把字句和被字句可以相互转换,即按照“宾+‘被’主+谓”和“主+‘把’+宾+谓”的顺序进行互换,在这种情况下,被字句中通常不能有省略掉的成分(在一些文学作品中,根据上下文的连接也可在把字句中省略主语,但和被字句强调的成分不同)。
例:
他把我打了↔我被他打了。
小魚将被小猫吃掉↔小猫将把小魚吃掉。
“小猫做了什么?”“把小鱼吃了!”↔“小猫做了什么?”“小鱼被吃了!”(前一句的语境强调施动者的动作,后一句强调受动者的感受)